查理·芒格总结的25个心理倾向

附每个倾向的投资场景,助你在资本市场中保持理性

1. 奖励与惩罚超级反应倾向

人类对奖惩极其敏感。激励制度能显著影响行为,错误激励机制会导致灾难。

投资场景:基金经理为了获得年终奖金,过度追求短期业绩,频繁换股,增加投资风险。

2. 喜好倾向

我们更容易相信自己喜欢的人或企业,即使其业绩不佳。

投资场景:因为喜欢某品牌的产品(如苹果手机),而盲目买入其股票,无视估值过高。

3. 厌恶倾向

我们会拒绝接受讨厌的人或事的合理建议。

投资场景:讨厌某位分析师的态度,就忽略其对市场泡沫的准确预警。

4. 回馈倾向(互惠)

我们倾向于报答别人的好意,哪怕是在投资中不理性。

投资场景:某券商提供免费服务,客户因此在其平台频繁交易,支付大量佣金。

5. 从众倾向

人们会盲从群体行动,即便内心存疑。

投资场景:看到朋友圈都在买某只热门股,也跟风买入,结果高位站岗。

6. 权威倾向

人们容易相信所谓专家或大V的推荐。

投资场景:某知名投资人喊单买入某股,散户不加思考全仓跟进,最后被割。

7. 易得性倾向

容易受最新或最易获取的信息影响判断。

投资场景:最近媒体频繁报道某板块,就误以为其未来一定有大行情。

8. 对比误导倾向

我们倾向于依赖相对比较,而忽略绝对价值。

投资场景:一只市盈率50倍的股票看起来比100倍便宜,但仍远高于合理估值。

9. 压力影响倾向

在极度紧张时,人们判断力严重下降。

投资场景:暴跌时手忙脚乱,恐慌割肉,错失反弹。

10. 常规倾向

人们不愿意改变原有行为模式。

投资场景:即便市场风格变化,仍固守失效的选股策略。

11. 自利偏差倾向

成功归功于自己,失败归咎于外部。

投资场景:盈利时自认眼光独到,亏损时怪政策或他人误导。

12. 嫉妒/妒忌倾向

看到别人赚钱可能比自己亏钱更难受。

投资场景:朋友买了妖股赚大钱,自己追高买入,结果被套。

13. 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

失去某物比得到同等价值的东西更痛苦。

投资场景:亏损后急于“翻本”,反而越亏越多。

14. 社会认同倾向

人们认为多数人的选择更可信。

投资场景:某只基金规模迅速扩大,投资者蜂拥而入,结果收益大幅下滑。

15. 对比引诱倾向

设置“参照物”影响你的判断。

投资场景:券商推荐一只“便宜股”对比更贵的同行,看似便宜其实仍被高估。

16. 过度乐观倾向

人们高估自己的判断力和未来走势。

投资场景:认为“这次不一样”,重仓某热门赛道,结果追顶。

17. 否认倾向

人们倾向于否认痛苦事实。

投资场景:某公司基本面恶化,投资者却仍坚信“只是暂时调整”。

18. 厌恶不确定性倾向

人们更愿接受确定的损失,也不愿面对未知。

投资场景:放弃潜在高收益的不确定投资,选择低收益、但“看得见”的产品。

19. 认知失调倾向

行为与认知不一致时,会扭曲认知以减少内心冲突。

投资场景:亏损后强行解释“这家公司很有潜力”,而不愿止损。

20. 好奇心倾向

人们乐于探索未知,这可以是好事。

投资场景:对新技术如AI、区块链产生兴趣,进而主动研究并找到投资机会。

21. 刻板印象倾向

用简单标签判断复杂事物。

投资场景:一提新能源就联想到“成长股”,不做深入分析就盲目买入。

22. 简化倾向

倾向于用过于简单的逻辑解释复杂市场。

投资场景:“美元加息就必然利空股市” —— 忽视宏观因素的复杂性。

23. 情绪倾向

情绪剧烈时理性容易丧失。

投资场景:大涨时贪婪加仓,大跌时恐慌砍仓。

24. 影响误用倾向

这些心理机制常被用于操控。

投资场景:营销号用“内幕消息”“主力建仓”等字眼诱导投资者跟风买入垃圾股。

25. 抽象比喻滥用倾向

使用类比理解世界虽有效,但也易被误导。

投资场景:把经济比作“火车头”,得出“制造业一定先行”结论,忽视服务业的崛起。

内容基于查理·芒格经典演讲《人类误判心理学》,适用于投资、管理、人生决策等多个领域。